3月7日,海关总署发布了今年1-2月我国的最新进出口数据。(从2020年开始,我国1-2月份合并发布外贸数据。)
今年前2个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6.18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微降0.8%。其中,出口3.5万亿元,增长0.9%。以美元计,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.2亿美元,同比下降8.3%,其中,出口5063亿美元,下降6.8%。
通过出口市场数据可以看出,传统欧美市场需求增长乏力。其实在去年12月,我国对美出口降幅已经达到了19.5%,对欧盟出口降幅扩大至17.5%。美国和欧洲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,使得当地的市场需求继续减弱,从而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出口。美国2023年1月CPI和核心CPI同比分别为6.4%和5.6%,超出市场预期,通胀放缓进程仍有反复;欧元区核心CPI在2023年1月仍位于历史最高水平(5.3%),高通胀也制约着欧洲工业生产、削弱消费信心、恶化贸易收支。2022年10月,WTO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测大幅下调至1.0%(2022年4月的预测为3.4%),其中北美(-1.0%)和欧盟(-0.7%)进口均落入负增长(2022年为5%~6%),意味着海外需求将明显走弱,中国出口面临很大挑战。在出口产品方面,总体来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,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:
-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837.2亿元,下降26.7%;
最近的外贸形势上,已经反映出了明显的“替代效应”,越南等东盟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份额替代十分明显,集中体现在塑料制品、皮革制品、针织服装、鞋靴、家具、玩具等品类;同时,对电脑、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份额也有一定挤占。此前外贸圈内在普遍讨论“越南抢单”的情况。实际上2023年以来,除中东石油国家之外,大多数以制造业产品为主的国家出口额齐齐下跌,韩国、越南等国家跌幅都超过10%。
根据日本海事中心(JMC)的数据,从18个亚洲经济体出口到美国的集装箱下降了20.1%,亚洲航线上的集装箱运输已经连续五个月同比萎缩。以越南为例,2023年1月份,越南商品出口额仅达236.1亿美元,同比大幅下降了25.9%。手机和零部件是越南2023年1月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出口商品类,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,同比增长2.1%。其余4个“十亿美元”商品类均出现负增长,包括:电脑、电子产品及零部件;机器、设备、工具和配件;纺织品;鞋类等。越南皮革、鞋履、提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氏清春表示,直属该协会的企业正面临着许多困难,其库存量高达40%,自2022年月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新订单也少了。目前越南的很多企业减少临时工,员工们轮流休工,一些大宗出口商品的生产线要停产。由此可见,中国出口出现同比下滑,与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出口增速下滑走势基本保持一致,显示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,全球贸易在同步走弱。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表示,今年外贸压力“明显加大”,不少企业反映手上的订单在减少,下单在延迟,大单变小,长单变短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预算报告提出,“进出口促稳提质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”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”“支持加力稳定外贸”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”,对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、推进高水平开放释放出明确信号。按照商务部安排,今年要稳规模、优结构,先把规模基本盘保住。同时,随着我国产业升级、经济发展、综合实力提升,外贸结构要优化,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。
转自焦点视界